2017年12月26日,武漢軌道交通8號線、陽邏線、1號線徑河延伸線同時開通試運營。不為外人所知的是,這些線路采用的直流牽引供電系統均來自于武漢長興集團有限公司。
直流牽引供電系統是軌道交通列車的動力來源。從這個意義上講,長興集團所做的,正是為軌道交通注入“奔跑的力量”。
三避舒適區 跳上軌道交通“快車”
與很多民營企業一樣,長興集團的發展深深打上了創始人、董事長楊須紅的烙印。楊須紅是出了名的“愛折騰”,從來不肯在某個舒適區待得太久。
楊須紅是溫州樂清人,1982年來到武漢,做起溫州人拿手的電器、供電設備貿易,一路順風順水。時間進入90年代,溫州作坊式企業開始向大型工廠轉型,德力西、正泰等品牌崛起。楊須紅認定,前途應屬于制造業,一定要做出自己的品牌。于是,他放棄了做順手的貿易,辦工廠開始生產電器元器件。
轉型初期并不順利。1996年,楊須紅押上全部身家,再咬牙貸款100萬元,義無反顧地進入低壓成套電氣行業。很多朋友勸他做當時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固定式低壓柜,起點低,風險低,還能解燃眉之急。他卻選了條“不舒服”的路——上高端高低壓配電設備。“按常規模式做,只能永遠跟在別人后面。”他說,“如果做高端成套設備,雖然起步要難得多,但市場相對空白,我就有可能成為引領者。”
這一次,楊須紅選對了。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并消化吸收,長興逐步打響品牌,直至成為中南地區工業電器制造行業領軍企業,產品被一大批重點項目采用。如果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長興會活得很滋潤。然而,他又把目光投向了一條更快但也需要付出更多的路——城市軌道交通。
打破直流牽引壁壘 讓進口產品“自降身段”
2004年7月,武漢輕軌一期開通觀光試運營。這被視為武漢軌道交通時代的開端,此時距第二條軌道交通線(也是第一條地鐵線)開通還有8年,大多數人并沒有意識到軌道交通將給未來城市帶來的巨大改變以及巨大商機。
楊須紅是個例外。他總說創新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國內大中型城市紛紛規劃軌道交通之時,他幾乎憑著本能迎了上去。
軌道交通列車照明采用交流電,動力則由直流牽引供電系統提供。長期以來,國內軌道交通直流牽引供電系統設備,供貨主要依靠國外核心元件及系統集成技術。依托重點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支持,長興瞄準國際先進水平,突破核心技術,于2009年成功研制出適用于城市軌道交通的直流牽引供電系列產品,并通過國家級科技項目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
2014年12月28日,長興旗下中直電氣生產的我國首套自主研發的直流牽引供電系統,在武漢地鐵4號線二期正式投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此事稱:“至此,我國成為國 際上少數掌握該系統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地鐵線供電系統全部實現‘中國制造’。”
伴隨著武漢軌道交通的跨越式發展,長興集團駛上快車道。截至目前,已為3個城市的13條地鐵線路提供了設備和服務。
“我們加入進來后,地鐵系統進口直流牽引設備價格有了大幅下降。”楊須紅說,“我們的第一批產品到現在已經用了八九年,用戶反饋良好。”
超級電容 十幾秒給有軌電車充滿電
2017年7月28日,華中首條現代有軌電車線——武漢大漢陽地區現代有軌電車試驗線正式投入試運營,長興集團為線路提供了供電與充電設備,整車電量10秒瞬充,全程自動適應自動完成。其快速、智能、安全和環保的特性未來將在有軌電車、公交等領域大顯身手。
在供電系統業內有個說法:交流易得,直流難求。全國做交流供電的廠家眾多,做直流供電的只有五六家。長興集團藉此可以為地鐵及城市有軌電車提供全套供電系統解決方案。
為著“打造中國最具創造力,最受尊敬的電力設備品牌”的愿景,長興集團每年把至少兩成凈利潤投入研發。眼下,公司正在與央企合作,拓展海外市場。
楊須紅說他們這代人趕上了好時代,伴隨改革開放,全程見證并參與了中國輝煌發展的四十年。中國正大步邁入新時代,制造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石和根本,站在新的起點,把握好國家引領和鼓勵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歷史機遇,從追趕到實現反超,理應是每一位企業家努力和奮斗的方向。長興集團作為中國制造業的一員,也會朝著“百年長興”的企業發展目標,沿著科技創新之路一直向前!
Copyrights ? 2018. 武企聯合網 Powered by 武漢勁捷